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行動方案(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8日
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加快構建高水平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有力支撐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新基石,堅持“適度超前、全國領先,統籌布局、優序先干,政策引導、多元參與,建用并舉、創新模式”,聚焦需要前瞻布局的基礎性、支撐性、引領性新型基礎設施,強化跨區域、跨領域協同推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融合貫通,為實現“兩個確?!蹦繕颂峁﹫詮娭?。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我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爭取進入全國前5位,通信網絡、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領域實現全國領先,算力基礎設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快突破,建成全國重要的信息通信樞紐和信息集散中心,打造國內一流的傳統基礎設施升級樣板、全國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
二、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引領工程
重點提升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水平,深化數網融合、算網融合和云邊協同發展。
?。ㄒ唬┩ㄐ啪W絡基礎設施。推進5G、千兆光網、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衛星互聯網、量子通信網建設,打造空天地一體化新型網絡體系。
1.實施“雙千兆”網絡協同工程。加快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推動10G—PON(萬兆無源光網絡)規模部署,重點建設省5G無線網、河南廣電5G全新光纜綜合承載網、鄭州城市算力網等項目,“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全面覆蓋城市和有條件的鄉鎮。(責任單位:省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
2.實施信息通信樞紐提升工程。爭創國家(鄭州)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到2025年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帶寬超過3000G,構建省轄市內1毫秒、鄭洛城市間3毫秒、省域5毫秒、全國20毫秒的四級算力時延圈。(責任單位:省通信管理局、鄭州市政府)
3.實施空天地一體設施建設工程。推進“河南系”高中低軌衛星融合星座建設,到2025年完成38顆衛星組網,建成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河南分中心,完成全省373座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北斗三代升級,納入國家高通量寬帶通信衛星等體系。推進量子通信城域網及衛星地面站建設,建成“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絡核心樞紐節點。(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省委軍民融合辦)
(二)算力基礎設施。推進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新型數據中心建設,打造中部算力高地。
1.實施高性能算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設鄭州、洛陽等全棧國產化智能計算中心,構建中原智能算力網。持續提升國家超算鄭州中心超算能力,建設智算中心和鄭州城市算力網調度中心,綜合算力性能保持國際前列,資源利用率達到70%。到2025年智算和超算算力規模超過2000P 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高性能算力占比超過30%。(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
2.實施新型數據中心集群提速工程。建設人民數據災備中心、中國電信中部數據中心等項目,持續擴大中國聯通中原數據基地、中國移動(河南)數據中心、中原大數據中心等發展規模,力爭到2025年全省標準機架數量達到30萬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通信管理局)
3.積極引進交通、工業、水利等領域全國性或區域性數據中心,爭取全國路網客戶服務數據中心、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國家水利大數據災備中心落地我省。(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水利廳)
三、實施融合基礎設施賦能工程
重點推進交通、能源、工業等領域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支撐經濟社會智慧化運行。
?。ㄒ唬┲腔劢煌ɑA設施。實施交通運輸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智慧高速、智慧港航、智慧機場與軌道交通、多式聯運、智能網聯車路協同設施等建設,打造協同便捷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
1.穩步實施交通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示范工程。在高速公路“13445”工程中同步部署智慧設施,持續推進鄭州至洛陽、安陽至羅山、沈盧高速沈丘至遂平段等智慧高速建設,力爭到2025年智慧高速通車里程超過1000公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2.推進周口港、淮濱港等智慧港口和洪河航道新蔡至洪河口段、淮河航道飲馬港至三河尖段等智慧航道工程建設,到2025年智慧航道通航里程超過300公里。(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3.加快建設“航空港、高鐵港、鐵路港(陸港)、公路港”四港聯動的現代化、國際化、世界級智慧物流樞紐。高標準建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三期工程、鄭州國際陸港新片區,打造智慧機場、數字陸港,建設功能領先、實時在線、全鏈貫通、生態完整的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智慧平臺。持續實施國家級和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快鄭州航空港區多式聯運平臺、高鐵多式聯運現代智慧綜合物流園、智慧綜保區等項目建設,強化四港數據互聯共享。(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
4.建設鄭州市鄭東新區和洛陽市洛龍區智能網聯及車路協同設施,建成車聯網道路1500公里,發揮省智能網聯汽車云控平臺作用,探索開展車路云一體化系統規?;痉稇?,爭創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ǘ┲腔勰茉椿A設施。提升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功能,推進數字化電網、智能充電網絡建設。
1.加快重點區域、重要輸電通道、高壓電纜隧道等智慧線路建設,構建變電站和換流站智能運檢、輸電線路智能巡檢、配電智能運維體系,建成投用駐馬店—武漢特高壓交流工程,力爭陜電入豫特高壓工程2023年獲得核準,盡快建成“H”形特高壓交流網架,打造全國重要的堅強智能電網樞紐。(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電力公司)
2.加快完善覆蓋全省的智能充電服務網絡,重點圍繞居民區、城際快速路、公共區域、旅游景點、縣鄉重要交通節點等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行動,推動智能充電樁進小區、進機關、進企業、進車庫、進村居,探索開展換電示范城市和綜合充能試點示范。力爭2023年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電站縣域全覆蓋,到2025年全省累計建成公共充電站6000座、智能充電樁25萬個以上,車樁比達到6.4,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設施服務半徑小于2公里。(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文化和旅游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安廳、農業農村廳、事管局、省政府國資委、省電力公司)
?。ㄈ┕I互聯網基礎設施。實施平臺體系壯大行動和標識解析推廣行動,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
1.加快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建設和應用推廣,到2025年力爭打造2—3個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本建成覆蓋制造業細分行業、重點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通信管理局)
2.探索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產業化應用模式,支持有條件的地方依托骨干企業新建一批二級節點,2023年洛陽、新鄉、許昌、漯河等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二級節點應用推廣持續深化,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解析二級節點達到10個,基本建立覆蓋全省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責任單位:省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廳)
四、實施創新基礎設施突破工程
主動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點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到2025年全省建成5個左右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力爭1—2個納入國家規劃;駐豫全國重點實驗室全部重組入列,新建或參與建設5家左右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成為種業創新高地,國家級創新平臺數量超過190家。
?。ㄒ唬┲卮罂萍蓟A設施。規劃布局前瞻引領型、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形成“探索—預研—建設—運行”的發展格局。
1.圍繞引力波探測、地月空間開發、多模態網絡等前沿領域,開展前瞻引領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探索預研,力爭有重大科學發現。(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
2.加強戰略導向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謀劃,高標準建設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開展自由電子激光、X射線同步輻射源等關鍵技術研發,打造世界領先的超快光源裝置與產業化研發平臺,爭取納入國家規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
3.圍繞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關鍵技術突破,謀劃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推動水災變模擬試驗設施、智能醫學研究設施等建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
4.規劃建設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功能區,打造我省科技創新新地標和國家創新高地重要支撐。(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鄭州市政府)
?。ǘ┲攸c實驗室。推進省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整合重組實驗室體系。
1.提升省實驗室管理運行水平,實現實體化、常態化運行,啟動建設一批研究基地,力爭嵩山、神農種業實驗室成為國家實驗室分支機構(基地)。(責任單位:省科技廳)
2.推動在豫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全國重點實驗室布局中重組入列,積極創建抗病毒性傳染病創新藥物等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建一批省重點實驗室。(責任單位:省科技廳)
?。ㄈ┊a業技術創新平臺。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和行業發展方向,推進農業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省科學院專業研究機構、中試熟化和成果轉化平臺等建設。
1.推動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加快畜禽研究中心、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中心建設。布局建設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國家特色果樹種質資源圃、南繁科學試驗基地、糧食產業技術研究院、水產種質資源庫等重大項目,打造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基礎設施和科研試驗示范基地集群。(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農科院)
2.依托省科學院籌建量子材料與物理研究所、半導體裝備研究所、綜合性創新基地、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等。加快智能傳感器MEMS(微機電系統)中試平臺建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科學院)
3.加快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等平臺建設,完善開放標準和服務機制,開展創新成果中試放大及熟化開發,依托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布局建設一批技術轉移機構,完善技術市場體系,到2025年建設50家左右中試基地和50家產業研究院,實現重點產業集群全覆蓋,建成全國重要的成果中試和轉化基地。(責任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依托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強化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專班作用,建立行業專家咨詢機制,協調解決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構建1個提速行動方案、1個支持政策、N個專項行動方案的“1+1+N”推進體系,明確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到重大項目、具體單位、有關地方。各地要建立相應工作推進機制,在項目用地用能、公用設施配套、建設運營維護等方面加強政策支持和保障服務,確保各項任務落實。
?。ǘ娀椖繋?。堅持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推動新型基礎設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破。加強應用場景開發,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重點領域謀劃一批引領性項目。強化項目調度,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納入全省重點項目統一管理。完善全省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儲備庫,持續推進項目謀劃儲備、落地建設、竣工投運。
?。ㄈ┘訌娬咧С?。強化資金、人才、能源、土地、數據等要素保障,鼓勵多元化市場主體平等進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統籌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中長期貸款、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貼息貸款等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將新型基礎設施領域人才引進納入省各類人才引進計劃,落實人才服務保障相關政策。
附件:河南省2023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事項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