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標過程中如何驗證投標人數據的真實性成了招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難題,中標候選人往往在公示期間被其他投標人投訴質疑其投標資料造假,從而導致招標失敗或重新招標,嚴重影響了招標工作的高效性和公正性。雖然現階段已建立一些應用于評標的投標人資信數據庫,但是其數據準確性不強、數據信息收集難度較大,給數據庫的應用和推廣造成很大困難。而區塊鏈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的特點完全彌補了傳統數據庫的缺點,區塊鏈應用于評標工作必然會成為招標工作高質量快速發展的基礎。
一、 區塊鏈的概念和特點
目前區塊鏈并沒有一個官方定義,但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區塊鏈發展白皮書》中對區塊鏈作了相對完整的說明:“一種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播、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及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鏈條的方式組合成特定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去中心化共享總臺賬,能夠安全存儲簡單的、有先后關系的并在系統內驗證的數據。與普通的數據庫相比,區塊鏈具體有以下4個特點。
1.去中心化
不同于數據庫的全局數據統一控制管理,DBA(數據庫管理員)有“生殺大權”,區塊鏈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2.開放性
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信息不可篡改
對于數據庫來說,單個節點能獨立管理自己存儲的數據,已經提交的數據可以被數據庫管理員修改或抹除。而區塊鏈中,一旦信息經過驗證并添加至區塊鏈,就會被永久地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數據庫的修改是無效的。也正因如此,區塊鏈能確保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安全性。
4.可追溯性
區塊鏈本身是一個塊鏈式數據結構,鏈上的信息根據時間順序環環相扣,這就使得區塊鏈具有可追溯性。運用到生活上,就是產品的種植、生產、運輸、銷售、監管等所有信息均被記錄在區塊鏈上。一旦發生任何問題,就可以往前追溯,檢測每個環節,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二、區塊鏈在招標領域的應用
將區塊鏈與數據庫技術融合,建立一個數據公開透明、安全可靠、無法篡改的信息數據庫。將招標過程中需要的企業信息納入區塊鏈管理和查詢。
建立需要招標投標各方參與的區塊鏈客戶端,企業、政府或個人都需要按照相關認證要求進行初始約定和登記。區塊鏈大多數采用對等式網絡(peer-to-peer network,簡稱p2p網絡),其特點是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特殊節點和層級結構,每個節點處于對等的地位且共享資源,均會承擔網絡路由、驗證區塊數據、傳播區塊數據、發現新節點等功能。投標各方就是其中的每個節點,均是資源的提供者,也是資源的接收者。但為了快捷高效地傳播數據資源,需要對招標投標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約定,確定相關數據的發起負責人(并不是唯一負責人)。
由投標人負責基本信息的創建和實時維護,包括企業資質、人員社保、設備機具等,但信息相關各方將對數據進行認可確定,如企業的人員情況,社保中心將根據五險一金的繳納情況確定員工任職情況,從而確認信息的正確性,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實時更新;招標人負責對中標人的履約情況進行評價考核,及時錄入數據庫,包括工期、工程質量、售后服務、驗收評價等,中標人對這些數據有提出異議的權利,招標人應該給予答復,中標人認證,確保數據的公正性。若招標人未及時將評價考核數據上傳,中標人可主動上傳,招標人進行認證。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對企業的考評信息和獎懲信息經過權威發布后導入區塊鏈,包括安全環保、守法合規情況、員工權利保障等相關考核結果。若發生變化,應實時進行更新,各方有效及時錄入、認證,確保系統數據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和準確性。
當數據被雙方認證過后,區塊鏈自動將數據發送至區塊鏈每個節點,每個節點計算機都將進行記賬,數據將會在整個區塊內傳播。經過認證后的數據無法進行私下篡改,且新數據產生后,老數據不會被覆蓋,相關數據組合后形成相關數據信息的歷史集合,便于追蹤溯源,查找該項數據變化情況和發展狀況。
應用區塊鏈技術將會使評標應用方便快捷。區塊鏈技術的最大特點是開放性,除特殊加密的私有信息外,數據對區塊鏈范圍內的所有人公開,這既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也實現了數據內部的公開共享。在招標過程中,要求各投標人將招標文件所要求的數據信息進行公開,原加密的數據進行解密公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在評標過程中,如需核對相關數據可通過區塊鏈進行快速查找,也可以提前設置評標應用小程序通過公開的接口將相關評標條款直接從區塊鏈中進行數據抓取,實現評標過程智能化。應用經過區塊鏈傳播公示過的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得到了保障。
三、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招標投標的優勢
相對于單純的數據庫應用,區塊鏈與數據庫技術結合有明顯的優越性,主要有以下四點。
1.提高評標的質量和效率
區塊鏈數據應用于評標,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得到了保障,數據從采集、整理、交易、流通以及計算分析的每一步記錄都被留存,使得數據的質量獲得前所未有的強信任背書。這保證了數據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和數據挖掘的有效性,有效地降低了招標投標過程中的弄虛作假、虛構資料博取評標優勢的行為發生。在評標過程中能夠依據真實有效的數據進行評審,招標結果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得到了保證,極大程度上減少了虛假投標異議事件的發生。
2.保障數據的安全性
數據就是資源,掌握了數據就等于掌握了博弈的主動權。區塊鏈構建分布式賬本安全性高,極大地保證了區塊鏈內數據的安全性,能夠在完成評標工作應用的同時,保障相關投標人的信息安全,避免給投標人帶來損失。區塊鏈具有的多簽名私鑰、加密技術、安全多方計算技術,能夠只讓獲得授權的人才可以對加密數據進行訪問,充分保障私人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區塊鏈對數據的完全加密可以確保這些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會被未授權的用戶訪問。分布式記賬技術對文件進行簽名來代替傳統的簽名方式,使攻擊者幾乎不可能偽造和竊取數據,從而充分保障了數據的安全性。
3.評選最優服務商
數據具有歷史性、可追溯性,有利于對投標人作出綜合評定,優選出最佳服務商。每一筆數據生成、修改、增減都有完整記錄鏈條,環環相扣,可以完整地展現出一個投標企業生存發展的全過程,有利于評委對投標人作出更全面的綜合評價,優選出最佳服務商。
4.促進投標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區塊鏈內數據共享,內部相關內容信息可交流互通。投標人之間可以實現一定范圍內的數據共享,有利于投標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從而為招標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四、結論與展望
面對大數據深度應用、人工智能和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打破數據孤島,形成一個開放的數據共享生態系統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區塊鏈技術作為未來信息傳輸的主流技術與招標工作生產實踐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其技術特征必將在打造更安全、更快捷、更透明、更高效的下一代智慧招標系統中發揮出革命性的建設作用。
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招標活動中,可以建立一個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全歷史記錄的分布式數據庫,是促進招標工作高效快速發展的必然之路。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招標領域,促進招標工作向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快速發展,是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科技強國、質量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有效實踐和應用。
雖然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區塊鏈技術在招標投標應用中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如認知門檻、應用門檻偏高,效率和性能不足,無法與鏈外信息直接交互等。但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招標投標必然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信息時代的招標工作者,必須要學會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武裝招標工作,促進整個招標產業的數字化、現代化建設。文章來源:《招標采購管理》2021年第6期 作者:郭亞寧 石 磊 楊 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