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招標投標是以數據電文形式完成的招標投標活動。通俗的講,就是部分或者全部拋棄紙質文件,借助計算機信息系統和網絡技術完成招標投標活動的整個過程,是以互聯網信息技術作為支撐的招標投標活動。本質上講,我認為就是互聯網技術在招標投標領域的成功應用。
【關鍵詞】電子招投標 平臺 建設 思考
電子招標投標的優勢毋庸置疑。
首選,招投標業務的全過程電子化,實現了項目從招標人發布招標公告、投標人網上報名并購買招標文件、投標人投標、招標人組織開評標、中標公示等所有環節的網絡操作。投標人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能購買到招標文件,即避免了人車勞頓又增加了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的時間,讓投標人有更充足時間編制投標文件,大大提高了招標效率,又有效的降低了廢標率。
其次,電子招投標網絡流程的規范和透明,使得招標項目從報名環節開始就已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為干預因素,與傳統招標模式的現場報名和購買招標文件、現場開標、現場監督、查閱紙質版文件等方式相比較,電子招投標實現了行為和信息的全痕跡網絡電子化管理,同時,相關的監督部門也可以借助網絡實現全過程、實時、透明的監督。
再次,對于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投標人等各個交易主體,最擔心的就是對政策把握的準確度和透徹度。電子招投標通過將招投標全過程的每個環節實現了流程的固化,這樣就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各個交易主體因政策把握不準而造成的損失,大大提高了成交率。
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交易平臺、服務平臺、監督平臺三大平臺。交易平臺是以數據電文形式完成招標投標交易活動的信息平臺。公共服務平臺是滿足交易平臺之間資源共享需要,并為市場主體、行政監督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的信息平臺。行政監督平臺是行政監督部門和監察機關在線監督電子招標投標活動的信息平臺。
推行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建設與運行至關重要。依照八部委第20號令《電子招標投標辦法》的相關規定,交易平臺應按照標準統一、互聯互通、公開透明、安全高效的原則以及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方向建設和運營。依法設立的招標投標交易場所、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以及其他依法設立的法人組織可以按行業、專業類別,建設和運營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國家鼓勵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平等競爭。我的理解,國家是想將交易平臺的建設和運營交給市場。
現在,在國家大力推行電子招投標的良好氛圍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投資建設和運營交易平臺,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依然困難重重。
我認為,由長期以來熟悉招標投標各種法律法規和招投標業務流程的招標代理機構建設和運營招投標交易平臺是可行的。
首先,交易平臺各個功能的開發與建設需要基于招標代理機構的長期業務經驗的積累、管理模式的沉淀及相關政策的準確把握。交易流程、業務管理模式均必須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完全吻合。并且要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及時準確做出調整。
其次,電子化招標投標方式將會不斷推動招標代理機構管理模式上的創新,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需求和義務增長點,二者的相輔相成可以使招標代理機構不斷獲得新的競爭優勢,服務水平邁上更高的臺階。我認為在國家簡政放權政策的大環境下,為業主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全面的綜合服務恰恰正是招標代理服務機構的生存之道。
但是,交易平臺要做好,絕非易事。交易平臺應立足于“服務平臺用戶、強化業務流程、提升采購價值、實現陽光采購”的運維服務理念開展工作,綜合發揮交易平臺的優勢。
1、交易平臺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并應有相配套的操作規程,讓員工明白自己管理的模塊有哪些功能,是如何運行的,發生突發情況應該如何及時處理,從而使運維人員能按章辦事,杜絕工作失誤。有就是說,交易平臺只能按章程辦事,那就徐亞建立平臺化的流程管理機制。
2、建立流程管理機制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保障流程能順利的完成。
(1)、要實現招標業務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有機結合,建立良性的運維互動機制。交易平臺出現的問題既有招投標業務問題也有計算機網絡技術問題,當然也可能是技術和業務的結合體,單靠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可能難以承擔整個系統的運維工作,因此,技術和招投標業務人員應結合在一起,招投標業務人員要充分發揮在工作流程、業務指導等方面的優勢,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要發揮設備保障、技術支持、系統維護等方面的優勢,相互協作。
(2)、要明確招投標業務人員和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在工作當中的關系及相應的定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的提升交易平臺服務能力,讓客戶使用的更加順暢。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能快速區分并進行歸類,并及時提交進入處理流程。
(3)、要建立考核機制。通過可量化的指標,形成對相關人員的日常工作的評價和績效考核,通過調動其積極性來提高交易平臺的服務質量,從而保障交易平臺的實用性和高效性。
3、建立快速的應急機制。包括業務、技術兩個方面。業務應急機制,當發生系統故障致使業務操作不能正常進行時,立即啟動傳統手工操作代理計算機管理,故障排除后,手工錄入系統中去,保證項目的連續性。技術應急機制是針對網絡、系統安全等發生故障時,采取應急對策,只有事先對各種突發情況有考慮、有準備,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在事情發生后沉著應對、冷靜處理。
4、建立實用的知識積累庫。運維知識經驗的總結和共享,是提高運維節能水平、將個體的經驗教訓轉化為整體財富的重要手段,讓系統管理不依賴與個人能力,充分發揮團隊的整理優勢。
①編制交易平臺運行維護手冊,規范交易平臺工作流程和操作標準。通過建立全員質量運維管理體系,明細運維流程、規范運維管理、提高運維效率,實現運行維護工作的標準化,減少操作的隨意性。
②建立運維故障問題積累庫,從中辨別和發現問題的線索和根源。如果出現某種系統故障,可馬上從知識庫中迅速查找系統維護記錄,對問題進行快速定位,及時得以解決。同時要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回顧相關的運維故障,對交易平臺的各類問題及解決方案進行定期的總結與分析,提出更優質的解決方案。
5、開評標現場規范化、規范化的技術支持服務。招標人、投標人、評標專家、監督人是電子交易平臺的一大核心用戶群體,開評標現場是了解客戶使用感受、收集用戶意見建議和需求絕佳的第一現場,因此,在提供平臺技術支持服務的同時,收集用戶需求,為交易平臺功能優化提升積累素材是現場服務工作的另一項重要的關鍵任務。
6、用戶培訓服務。用戶培訓是交易平臺穩定、長期運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可采用系統流程講解、功能演示、在線模擬等多種方式開展。同時需要不斷地完善培訓方案,為各類用戶熟練掌握操作模式提供支撐手段。同時針對不同的用戶,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操作方案,以最簡單、最直觀的方式幫助不同的用戶快速掌握。
7、招標代理服務機構還需要在企業管理理念的改變、管理流程的創新等根本性問題上下功夫,提出進一步擴展平臺功能的合理化需求,如投標人信息庫的建設、評標專家信息庫的建設、投標人誠信體系的建設、各類工程價格指數、招標方案的建設等等,借助網絡信息化手段實現大數據分析,以提高招標代理機構服務質量。
隨著市場化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家簡政放權的大環境下,招標代理服務機構更應抓住電子招投標發展的機遇,以交易平臺的標準化服務為依托,將優質平臺、專業服務、綜合服務作為核心競爭力,在招標投標招標代理機構的激烈競爭中永不立于不敗之地。
令人自豪與榮幸的是,在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和山西省招標投標協會的大力支持下,由山西華安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與山西省內另外三家招標代理服務聯合北京金潤方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交易平臺《山西偉拓電子招投標綜合交易信息網》已經成功運行三年有余。并且已經實現了與山西省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信息交換、互通、資源共享等。
當然,光憑一己之力,猶如九牛一毛,還遠遠不夠。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的建設,還需要更多招標代理機構、社會力量參與進來,電子招標投標的發展,還需要各個部門同心協力共同完成。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交易平臺、服務平臺、監督平臺三個平臺能夠真正的實現資源的信息互通、互換、共享。使得招標投標活動能夠在規范、陽光的環境下健康發展。
山西華安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郭繼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