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整合建立全省統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的意見》和《關于建立全省在線監管平臺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全覆蓋的意見》要求,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促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公平競爭,根據省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借鑒沿海發達省份先進地區經驗,從2018年起,決定探索開展市場主體興辦交易平臺納入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試點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放管服”改革,以統一管理體制、規范制度規則、健全運行機制、完善監管體系、整合共享資源為重點,建立多元化交易平臺,在全省選擇建設標準高、交易系統全、平臺服務優、規范意識強的市場主體興辦交易平臺作為試點,納入到全省統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推動符合有關規定的所有行政類、事業類、公共類、國企類交易項目全部進場交易,并實現在線監管,努力構建公共資源配置領域開放共享、有序競爭的平臺體系。
二、試點條件
市場主體興辦交易平臺是指政府舉辦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之外的,包括國有投資、民間投資依標準興辦交易平臺。
交易平臺建設條件對照《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主體興辦平臺試點標準》(見附件),主要包括交易平臺體制機制建設、場所建設、信息化建設及從業人員業務水平等內容。
三、提出申請
申請時間為2018年2月2日-3月2日。興辦交易平臺的市場主體,對照《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主體興辦平臺試點標準》,籌備整理相關資料,逐項對照自查,具備條件后,向省公管辦提出書面申請。
四、組織驗收
自2018年2月5日起,省公管辦依據興辦交易平臺提出書面申請的時間先后,組成驗收組,開展資料審查和現場驗收。符合標準,通過驗收并確定為試點的,由省公管辦向社會公告,將其納入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依法合規從事公共資源交易活動。
五、有關要求
(一)各地各有關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深刻認識到推行市場主體興辦交易平臺納入我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是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完善開放交易市場體系、建立多元化交易平臺的客觀要求,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緩解當前交易場所壓力,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市場主體交易平臺興辦單位要依據驗收標準逐項對照、查漏補缺、固強補弱,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要堅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堅決杜絕瞞報、虛報相關建設及從業情況。
(三)試點交易平臺實施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興辦單位要提供依法依規運行書面承諾,統一納入監管,服從監管,與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在線監管平臺和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數據聯通,信息實時推送;要達到全程電子化交易,提高辦事效率,縮短辦事時限,提升服務能力,讓交易主體有更多獲得感,助力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聯系人:張曼 69691156 18768873862
附件: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主體興辦平臺試點標準
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2月1日
附 件
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主體興辦平臺
試 點 標 準
1. 體制機制建設
1.1 平臺管理體制
1.1.1 成立相應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領導小組,設立服務大廳、辦公室、監督室、投訴室、信息技術室、業務科室等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服務機構,分工明確。
1.1.2 具備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等交易電子化平臺。
1.2 機構設置
1.2.1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業人員應不少于30人。
1.2.2 實施“流程化管理”模式,把交易過程細化為交易“受理、組織、評審、見證”四個環節。
1.3 制度建設
1.3.1 國家、省公共資源交易相關政策法規、規章制度貫徹執行到位。
1.3.2 制定健全服務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現場監督制度、應急處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保密工作制度、風險防控制度、廉潔自律制度等內部管理制度。
2. 平臺場所建設
2.1 功能設施配置
2.1.1 科學劃分并合理設置業務受理區、信息發布區、評標區、專家抽取室、專家休息室、監督室、質詢室、監控室、電子檔案室、辦公區、信息系統機房等區域。
2.1.2 在業務受理區、信息發布區配備信息查詢服務終端,可查詢服務流程、交易信息、辦理相關業務等,設立電子大屏幕,發布相關業務信息。
2.1.3 評標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配備門禁系統、通信屏蔽系統、身份證信息識別設備(刷臉系統),以避免無關人員與評標評審專家接觸;門禁系統以外設置通訊及電子設備儲存設施。
2.1.4 評標區內具備6個以上評標室,其中設有7個專家席位的小型評標室3個,有9個專家席位的評標室2個,有13個及以上專家席位的評標室1個;6個以上評標室中包括2個遠程異地評標室。評標室配備投影、打印機、相應數量的電腦等輔助評標設備,以滿足全流程電子化評標需要;配備360度高清攝像頭、拾音器等設備,以滿足影像、聲音實時監控,評標全過程留痕備查;配備變聲錄音電話等答疑系統,并與質詢室相連。
2.1.5 專家抽取室配備360度高清攝像頭、錄音電話、拾音器、手機信號屏蔽等設備;滿足影像、聲音實時監控。統一使用河南省綜合評標專家庫和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抽取終端,由計算機隨機抽取專家,做到密封打印、語音通知、短信確認。
2.1.6 評標區內設置隔夜評標評審專家休息室,按一人一間安排,配備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2.1.7 監督室配備對應評標室數量的電腦、耳機、監管單位名牌、變聲錄音電話、飲水機、相應席位等,滿足監督人員對評標室的對應監督。
2.1.8 質詢室配備變聲錄音電話等。
2.1.9 監控室配備集中監控顯示屏、電腦等。
2.1.10 電子檔案室配備必要的電子檔案柜、溫濕度監控設施、刻錄設備等,同時指定專人負責檔案管理。
2.1.11 辦公室配備工作人員辦公需要的電腦、電話、傳真、刻錄、打印設備等。
2.1.12 信息系統機房需安裝專業機房基礎設施,按需配備不間斷電源,確保在緊急情況下為網絡系統保持至少30分鐘持續供電能力,并做好機房安全防護工作。
2.2 監控系統設施配置
場所音視頻監控系統應包括公共區域監控系統、評標區域監控系統,設置合理并確定專人管理,能實現功能區域的全覆蓋。評標區域監控采用高清晰多角度監控設備,且音視頻監控系統與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在線監管平臺聯通,滿足在線實時評標過程音視頻監控需要,且同時具備點播、回放及遠程儲存、回放、建檔功能。
2.3 環境設施配置
2.3.1 服務場所環境整潔,服務引導標識清晰可見。
2.3.2 工作人員佩戴工作牌、衣著干凈整潔、舉止文明大方。
2.3.3 工作場所配備適當數量的停車位,方便車輛停放。
2.4 安全設施配置
2.4.1 達到消防安全要求,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
2.4.2 建設安全有效的安全疏散設施,制定一名應急預案聯絡人,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識,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2.4.3 具備必要的網絡信息安全措施,配置硬件防火墻、病毒防范系統,建立嚴格的網絡信息管理制度。
3. 信息化建設
3.1
軟件系統及功能標準
3.1.1 具備完善的千兆局域網,網絡接入雙網雙線,寬帶100M及以上。
3.1.2 具備網上投標報名功能。通過終端設備,為投標單位提供自主報名功能,并能打印報名回執。
3.1.3 實現全流程電子化開評標,具備辦理進場、登記、公告、開評定標、中標公示、招標備案、合同履約跟蹤、收退投標保證金等功能,能夠在線制作招投標文件。
3.1.4 交易應用系統的建設應符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系統數據規范,能夠與省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在線監管平臺實現互聯共享,實現信息實時推送。
3.1.5 系統需具備多數字認證證書(CA)接入要求,并達到多家CA證書互認。
3.1.6 具備可靠的傳輸、加密等網絡安全措施,全過程使用符合國家要求的CA證書、電子簽章等;能夠通過日志系統確保投標報名、保證金繳納等各交易環節信息保密,追溯可查。
3.2 檢測認證
開發建設的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須通過國家相關機構的檢測和認證。
4. 從業人員業務水平
須有不少于20名從業人員通過業務水平考試,考試內容為有關法律法規和實地操作等。